首頁|法律知識文章 > 員工發生職災,雇主該怎麼辦?職災通報、職災保險補償與法律責任一次搞懂 員工發生職災,雇主該怎麼辦?職災通報、職災保險補償與法律責任一次搞懂作者: 郭榮彥律師 / 2025-09-15 員工發生職災怎麼辦?本文將解析職災認定標準、職災通報流程、職災保險補償與職災常見問題,幫助雇主掌握職業災害法律風險管理。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 一、職災是什麼?雇主需要負什麼責任?(一)職業災害如何認定?上下班途中車禍也算職災嗎?1. 職業傷害2. 職業病(二)雇主對職災的法律義務1. 幫員工投保職災保險2. 進行職災通報3. 協助申請職災保險及負擔職災補償4. 職安管理:確保工作環境安全無虞二、職災發生時,雇主該怎麼處理?職災通報怎麼做?(一)職災發生時的即時處置流程1. 立即協助就醫2. 現場保全與紀錄3. 通知主管與相關單位4. 啟動內部流程(二)怎麼判斷需不需要職災通報?1. 重大職災2. 輕微職災三、職災保險申請與職災補償:雇主該做哪些協助?(一)員工發生職業災害,雇主應該補償什麼?(二)職災保險理賠與職災補償申請流程四、雇主最怕什麼?職災延伸的法律風險與爭議(一)兼職、派遣人員發生職災,雇主也要負責嗎?(二)如果員工違規操作,雇主還需要補償嗎?(三)公司沒投保職災保險,只靠勞健保可以申請職災保險嗎?(四)員工可以自行選擇是否向勞保或職災保險機構申請職災補償給付嗎?(五)員工因職災受傷,應該請什麼假?四、遇到職災相關法律問題?讓 Lawsnote 法務掌幫你快速解答 一、職災是什麼?雇主需要負什麼責任? (一)職業災害如何認定?上下班途中車禍也算職災嗎? 職業災害是指員工因工作場所或職務相關因素而造成的疾病、傷害、失能或死亡,主要可以分為「職業傷害」與「職業病」兩大類: 1. 職業傷害 指員工因「突發的意外事故」而受傷,屬於短時間內立即發生的事件,例如:上下班途中依合理路徑發生車禍(若是繞路辦私事發生車禍,可能就不會被認定為職災)工地高處墜落受傷操作機械時夾傷辦公室滑倒摔傷 2. 職業病 指員工因長期暴露在特定工作環境下,逐漸引發慢性疾病,例如:長期在高分貝環境下導致聽力受損長期接觸化學物質而引發肺部疾病過度使用電腦導致肌腱炎或職業性脊椎病變職業病的認定較複雜,需要由專業醫師診斷,並開立職業疾病診斷書。若雇主或員工對醫師診斷結果有疑義,可以向地方政府的「職業疾病認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並進一步送交勞動部的「職業病鑑定委員會」進行鑑定。 (二)雇主對職災的法律義務 1. 幫員工投保職災保險 所有僱用員工的事業單位,都必須依法幫員工加保職災保險。沒有投保的雇主,一旦發生職災,除了要自行負擔員工醫療與補償費用,還可能面臨 2 – 10 萬元的罰鍰。 2. 進行職災通報 若發生重大職災(例如死亡、多人重傷、重大機械設備事故),雇主必須在 8 小時內 通報當地勞動檢查機構。未通報的後果除了可能會被處以 3 – 30 萬元的罰鍰,還可能涉及過失傷害罪或過失致死罪相關刑事責任。 3. 協助申請職災保險及負擔職災補償 即使員工已經獲得職災保險理賠,如果事故發生與雇主的管理疏失有關,雇主仍可能需要額外負擔醫療費用差額、薪資補償(例如傷病假期間的工資補償)、因工死亡或失能時的補償金。 4. 職安管理:確保工作環境安全無虞 雇主有責任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包括設置防護措施、提供職安訓練、定期檢查作業環境。若公司因管理疏失導致職災,除了民事賠償外,負責人也可能涉及刑事責任。👉 職安防護措施、職安訓練細節怎麼做才合法?免費註冊使用 「Lawsnote 法務掌」,線上詢問法律問題,即時解答! 二、職災發生時,雇主該怎麼處理?職災通報怎麼做? (一)職災發生時的即時處置流程 1. 立即協助就醫 先確保員工安全,若有緊急狀況,應立即撥打 119 或送醫,就醫時最好由公司派員陪同,並留存醫療證明。 2. 現場保全與紀錄 對事故現場進行拍照、紀錄,保存相關證據,避免後續職災爭議。若涉及機械設備,應暫停操作,待主管機關檢查。 3. 通知主管與相關單位 立即告知公司管理階層或人事部門,視情況需通報勞檢機構(重大職災需在 8 小時內通報)。 4. 啟動內部流程 填寫事故報告書、建立後續追蹤機制,並確認是否需要協助員工進行職災保險申請。 (二)怎麼判斷需不需要職災通報? 1. 重大職災 根據職業安全衛生法,以下重大職災必須在 8 小時內通報:(1)發生死亡災害。(2)發生災害之罹災人數在三人以上。(3)發生災害之罹災人數在一人以上,且需住院治療。(4)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公告之災害。 2. 輕微職災 輕微職災則需依情況評估是否需要進行職災通報,以下幾個判斷方向可作參考:(1)醫療需求若如果只是貼 OK 繃、冰敷,員工能立即返回工作崗位,通常不需通報。但只要需要醫生診斷或醫療處置(例如縫合、打針、照 X 光),就可能達到通報門檻。(2)工作能力影響若員工因受傷無法執行原本工作(例如扭傷不能搬重物),或必須調整職務內容,建議通報。(3)休養需求只要醫生建議請公傷病假,即使只休息一天,也應視為需通報。若影響後續工作日出勤,也要審慎評估是否應通報。(4)潛在風險若同一場所或作業方式多次造成事故,代表有系統性問題,建議通報並改善。📌 提醒雇主:如果無法確定員工發生的職災是否需要通報,建議依照以下步驟進行:1. 將員工遇到的職災狀況輸入 Lawsnote 法務掌法律問答,參考過往案例,獲得初步法律建議。2. 進一步向勞動檢查機構或安衛顧問確認,避免漏未通報而觸法。 三、職災保險申請與職災補償:雇主該做哪些協助? (一)員工發生職業災害,雇主應該補償什麼? 職災補償範圍依照法規有明確規定,雇主必須協助或墊付:醫療費用:必要且合理的醫療支出。傷病給付:員工因治療而不能工作時,應給予薪資補償。失能補償:若職災導致員工身體部分或永久失能,雇主須依程度補償。死亡補償:若員工因職災死亡,須給付家屬相關撫卹金。⚠️ 注意:即使員工自行申請職災保險理賠,雇主仍需承擔法定的補償責任,兩者並行,並非以職災保險代替補償。 (二)職災保險理賠與職災補償申請流程 職災補償範圍依照法規有明確規定,雇主必須協助或墊付:醫療費用:必要且合理的醫療支出。傷病給付:員工因治療而不能工作時,應給予薪資補償。失能補償:若職災導致員工身體部分或永久失能,雇主須依程度補償。死亡補償:若員工因職災死亡,須給付家屬相關撫卹金。⚠️ 注意:即使員工自行申請職災保險理賠,雇主仍需承擔法定的補償責任,兩者並行,並非以職災保險代替補償。 四、雇主最怕什麼?職災延伸的法律風險與爭議 職災一旦發生,除了立即處理與補償之外,雇主最擔心的往往是法律風險與爭議。以下整理幾個常見情況,讓你提前做好準備: (一)兼職、派遣人員發生職災,雇主也要負責嗎? ✅要。根據法律,若兼職、派遣人員在雇主的工作場域或指示下發生職災,雇主會有一定責任。 (二)如果員工違規操作,雇主還需要補償嗎? ✅雇主仍須部分補償。但若員工違規行為已明確違反安全規範,雇主可主張部分減輕責任。 (三)公司沒投保職災保險,只靠勞健保可以申請職災保險嗎? ❌不可以,勞健保無法替代職災保險。員工無法享受職災保險給付,未投保職災保險的雇主須自行全額負擔職災補償金,並面臨未依法投保職災保險的罰鍰。 (四)員工可以自行選擇是否向勞保或職災保險機構申請職災補償給付嗎? ✅可以,但雇主不可以因為員工不申請職災補償就免除職災通報,仍需依情況評估是否進行職災通報。員工可選擇是否申請補償,但若雇主未依法通報職災,員工自行向勞保或職災保險機構申請職災補償給付時,可能引發主管機關查核雇主是否違反通報義務。 (五)員工因職災受傷,應該請什麼假? 員工應申請公傷病假。同時雇主應提供相應工資補償,保障員工在治療期間的權益不受影響。 四、遇到職災相關法律問題?讓 Lawsnote 法務掌幫你快速解答 處理員工職災問題,從職災通報流程到補償範圍,每個環節都可能充滿變數,稍有不慎就可能衍生法律風險。如果您在處理職災時,對相關法規或流程有任何疑問,立即使用 Lawsnote 法務掌 AI 法律問答,獲得專業法律意見!Lawsnote 法務掌為您:🌟 即時解答職災疑問:不論是職災通報的判斷、補償金的計算,或是法律責任的釐清,都能立即獲得專業回覆。🌟 提供法規與判決依據:不只給予答案,更會附上相關法條和判決案例,讓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真人律師顧問支援:如果問題複雜,需要更深入的諮詢,也能直接連結真人律師,獲得律師專業協助。 👉 免費試用 Lawsnote 法務掌 立即註冊免費試用